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倡导崭新的思维方法――八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2004年05月13日27
   关于新的科技发展观的评论原定到昨天告一段落。根据读者要求,今天增加一篇专谈新的科技发展观体现的思维方法。     新的科技发展观是一种辩证思维的整体发展观。近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中国经济学家与曾担任美国政府和世界银行重要职务的2001年诺贝尔...

持续的精彩才是真正的精彩――七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2004年05月13日26
      “以人为本、创新跨越、竞争合作、持续发展”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将“持续发展”放在最终落实的地位,因为无论是以人为本、创新跨越还是竞争合作,都依赖于持续发展,都归结于持续发展。假若没有持续发展,其他三项也都不可能真正实现或长久保持。“发展是硬道理”所说...

学会竞争 学会合作――六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2004年05月13日30
      读者看到这个题目,不知会不会感到蹊跷:竞争与合作,如此熟悉的语言,何来新旧呢?   是的,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两个古老的词语――竞争与合作,在新世纪新阶段的中国,颇有对其进一步深入思考进一步精细诠释的必要。每一位科技创新者都应沉下心来想一想今...

地绝而天不绝之处是大海 ――五论树立新的科技发展观

2004年05月13日28
      我们面临着全球化的竞争。由于科技决定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军事地位和文化影响,发达国家总是竭力维护其强势,千方百计地将发展中国家的科技纳入其控制,甚至不惜违背其郑重承诺设壁施压。新世纪中国科技怎样走向成功?“创新跨越”的新的科技发展观回答了这个问...

在爱丁堡感受科学

2004年05月13日30
      短短的6天里,记者和来自其他23个国家的33名同行,不停地进行各种主题的讨论,不停地参加科学家为公众举行的各种主题的讲演,有时候夜里10点以后还在一起交换意见。然而也正是如此亲密的接触,让记者真正感受到了古城爱丁堡里亲切的科学。   从4月4日...

什么制约了中国科研发展?

2004年05月13日28
      主持人 王婷婷主讲人 蒲慕明(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分子和细胞生物学系教授、神经生物学部主任)     吴瑞 (美国康乃尔大学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系教授)    ...

社会科学需要反思

2004年05月12日31
      有两篇文章值得一读,一篇是傅蔚冈先生的《重视社会科学》,另一篇是祖丁远先生的《“好听”的报告》。  傅蔚冈先生拿20世纪最伟大的法学家之一、英语世界中最著名的法学家、牛津大学法理学讲座教授、美国纽约大学的德沃金教授首次中国之行受到的冷遇,跟霍金...

社会反应论

2004年05月12日27
      每个人都在社会中工作、学习和生活,都在时刻发生社会行为。社会行为可能是言语,可能是行动。社会言行可能是生活性的,可能是交往性的,可能是经济性的,也可能是行政或司法性的。   每个人的每个社会行为都会引起一定的社会反映。这种社会反应可能是心理的,也...

中华民族的优点与缺点

2004年05月09日32
                          &...

天才就是非凡的傻劲

2004年05月08日31
  关于天才,大小词典有相仿释义:有卓绝聪明才智的人。不知从哪时开始,渐渐质疑甚至厌烦这种说话。一日,读田原先生的《饭牛闲话》,不禁又别扭起来。 《饭牛闲话》中写道:达尔文写《物种起源》28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30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34年,哥白尼写《论天体的运行》3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