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方法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事情的“一心三点”――核心问题、重点、要点、疑点

2004年01月15日31
        处理事情通常要先考虑核心问题、难点、疑点及要点,之后才考虑其它的问题。   一、核心问题   在一件事情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核心问题。确定核心问题的意义在于找到关系全局的关键,以集中精力“攻克”它。碰到事情,首先要想办法找出核心问题,看能否解决,如果解决不了,则要考虑...

“三性”思考法――必要性、重要性、可行性

2004年01月15日36
        处理事情时,常要考虑事情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一件事情如果具备这三个要素,办起来就很有效益。相反,如果缺乏任何一个要素,都不大好做。   一、必要性   必要性取决于办好此事是否有利。可得利益越大,或者不做此事的害处越大,这件事越有必要做,反之,利益越小,越不必要...

思考状态

2004年01月15日29
      一个不善于调节思考状态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思考力。思考的状态越好,思考力就越强;反之,思考力就越差。   思考时,对状态有何要求呢?   一、精力充足。精力越足,思维越灵敏;反之,思维越迟钝。   二、心情良好。心理状态好,则思维敏捷,反之,心理状态不好,则思维杂乱。比如,...

思维的持久性

2004年01月15日29
    思考的持久性是指持续思考的能力。单次思考的持久性是指每一次思考所能持续的时间。比如,有些人能持续思考一小时,有些人能持续思考三个小时。如果思维的持久性差,就常常需要休息,使得思考效率大大下降。如果一次思考持续的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思考效率,因此,每思考一段时间,就要适当休息一下。...

思维的稳定性

2004年01月15日31
        思维的稳定性是指思考问题的正确率。正确率越高,则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一个思维不稳定的人,很容易出差错。一个思维不稳定的民族,是难以称强的。   影响思维稳定性的几个因素:   一、知识基础。掌握知识越扎实,失误就越少,思维的稳定性越强,反之,思维的稳定性就越差。  ...

思维的两度――思维的角度与思路的长度

2004年01月15日29
        一、思维的角度  思维的角度是指从哪个方面来划分问题、考虑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导线。选择思维的角度得当,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反之,选择不当,难以解决问题,甚至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选择思维的角度,很容易陷入胡思乱想。  比如,以主体不同的角度处理事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

瞄准社会的需要

2004年01月15日33
    市场上总是一方面有供给,另一方面有需求。如何使我们的“供给”适应“需求”?   每个人都有一份“资源”,即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能力。   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或“最佳配置”,从社会的角度说,就是要建立起一种社会机制,使得人、财、物各种生产资源,能够用于最能...

中国科技馆中的机器人

2004年01月14日34
  2000年4月29日上午,人们盼望已久的中国科技馆新馆迎来了首批客人。观众们带着惊喜的目光和对知识的渴求,在机器人乐队优美的乐曲声中,融入了声、光、电、虚拟技术构成的科技世界。科技馆新展厅着重反映了新世纪科技发展的趋势,尤其重视展示世界科技发展中具有前瞻性、导向性的新内容。新展厅主要包括:...

坏人是好人惯出来的

2004年01月14日35
     坏人之所以横行,跟我们这个社会上好人太多的缘故。好人太多,跟坏人作斗争的就越少。好人最怕坏人,遇到跟坏人竞争的时候,好人往往选择退却和退让,才使得坏人无所顾忌。一定意义上说:坏事并不完全是坏人做出来,其实,好人也有份。面对坏人为恶,好人想到的只是保全自己,如此行事,坏人能不猖獗。因为坏人...

从象棋世界透视中西差异

2004年01月14日35
     虽然生长在东方文化的氛围中,但我却是一名国际象棋爱好者,也略略知道一点中国象棋。当我静下心来细细的品位这八八六十四个黑白格与楚河汉界分割的世界时,竟可以发现这里面恰恰映射出了中西文化所遵循的不同精神――这里需要说明一点:国际象棋虽然产生于古印度,但是其真正的发展、最终的定型还是在欧洲,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