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科幻作家韩松 现实社会越来越科幻

2012年03月16日22
    代表作:   《宇宙墓碑》 获“全球华人科幻小说征文”大奖   《火星照耀美国》 预言了“9?11”事变、西方金融危机   《地铁》 被喻为“技术时代的聊斋志异”   人物简介   1965年生于重庆。1991年进入新华社,历任记者、《�t望东方周刊》杂志副总编、执行总...

科幻小说正在承担文学的传统功能

2012年03月16日27
    刘慈欣,科幻迷亲切地称他为“大刘”,最近两年以《三体》系列引起一轮科幻阅读的热潮。最近,《人民文学》杂志在3月号上刊发刘慈欣作品专辑,这是30年来《人民文学》第一次关注科幻写作,也可以理解为科幻小说正在进入阅读主流的一个标志。   《人民文学》杂志刊载刘慈欣的四篇小说,在科幻传...

日本对诺奖的态度耐人寻味

2012年03月03日22
    诺贝尔化学奖近日宣布,两名日本科学家与一名美国科学家同享殊荣。这是继2008年日本科学家下村修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之后,在三年之内,日本科学家第二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至此,日本人已获得诺贝尔化学奖7次,而获得过各项诺贝尔奖的日本人和日裔学者已达18人。   令人惊奇的是日本各界在两...

传统文化阻碍中国科研

2012年03月03日20
  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近日哀叹说,当涉及科学研究方面,中国现在是领先于印度的。“印度在世界科学上的相对位置一直在衰落,”他说,“我们已经被像中国这样的国家赶上。”但是,尽管就生产出的科学著作数量而言,中国仅次于美国,很多人仍表示,其研究质量仍有待改进。行为不端是一个常见的问题,但就中国...

从来大智出草根――草根网2012新年献辞

2012年01月09日25
    中华早有“礼失求诸野”的古训,今天的中国尤其呼唤草根和黑马,重要原因也在于当今学术界的衰朽。著名学者张鸣先生曾感言:“笔者所服务的高等教育界,满眼看去,净是些制造垃圾 的机器和这些机器造出来的垃圾,久而久之,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不仅鼻子都习惯了,连眼睛都麻木了。”真正能令人注目凝...

创造性思维被轻视

2012年01月09日24
  1953年,已经是美国知名教授的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去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吃午饭时他与27岁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格拉泽同桌。交谈中,格拉泽告诉阿尔瓦雷茨,自己的报告被安排在大会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他非常担心到时人们因提前离会而不来听。 阿尔瓦雷茨好奇地问...

中华文化的两个小问题投机与浮躁

2011年12月16日23
  我们的文化从来不鼓励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我们只看表面现象,不看背后真正的原因,这种只看表面的民族是浮躁的。因为我们看什么事情,不往深里去挖,不看真实的东西,不看本质的东西,只看表面现象。 作者:郎咸平  经济学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没有错的,这...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

2011年11月23日23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曾经的那些大师,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国际化程度还太低,至今未养成五湖四海多元思路互相激荡的世界名牌大学的气氛。     纽约曾经的骄傲――世界贸易中心被恐...

袁隆平评不上副教授是对中国学术的讽刺

2011年11月23日23
    据《长江日报》昨日报道,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日前严厉批判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种种乱象,他说,按当前重点大学副教授论文评审标准,袁隆平是评不上副教授的。但全国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超过袁隆平对学界和世界的贡献者又有几人?论文崇拜在我国流毒之深、之荒谬可见一斑。   袁隆平连副教授...

作家应如何面对生活与创作

2011年11月06日23
    看到最近几个中国作家的命运遭际,内心不禁感慨唏嘘。这几个作家,都极赋才具与影响,他们是阎连科、韩寒以及安妮宝贝。不过,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烦扰,有的在一脸无奈地忍受,有的在期待公平正义,有的在积极维权抗争。   阎连科是遭遇“强拆”。他手续其全的居所,承载着他的田园梦,却被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