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方秦汉情系钢桥

2020年04月16日26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你很难将眼前这位满头银发、面容清矍、身材高瘦、和蔼可亲的老人与"钢霸"这个硬邦邦的称呼联系在一起。这位年逾古稀的老人,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铁道部大桥工程局勘测设计院副总工程师方秦汉。 1950年方秦汉以优异成绩从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毕业后,即参加了新中国万...

方秦汉:钢铁演绎桥梁人生

2020年04月16日28
  在安徽芜湖,有一座与当今世界先进技术接轨的桥梁,它堪与世界任何一座桥梁媲美,这就是芜湖长江大桥。它是中铁大桥局勘测设计院著名桥梁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方秦汉主持设计的我国第一座桥梁跨度最大的铁路结合桁梁桥。大桥通车1年以后,就获得了中国建筑工程鲁班奖和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

一代桥梁大师方秦汉院士在汉逝世 他让国产“争气钢”飞架长江大桥

2020年04月16日26
  方秦汉1925年4月出生,浙江黄岩人。先后主持南京、九江、芜湖等长江大桥的钢梁设计和科研、推广、研发,其设计建成的桥梁均达同期国际先进水平,为实现铁路桥梁的“高强、大跨、轻型、整体”的发展目标做出杰出贡献。 他主持的新钢种实用研究,实现了桥梁用钢强度由武汉桥的40kg级...

善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年04月13日23
    城市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课题。疫情大考下,大数据已然成为各个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选择,大数据对于城市人员流动管理、城市民生服务保障、疫情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研判、疫情处置防控举措落实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数据预警和决策的“后知后觉”、城市公共基础数据的不完善、...

桥梁的检查与评估以及维修和加固

2020年04月12日27
  桥梁养护有两层含义。狭义的桥梁养护是指为确保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进行的检查、检测、评估、以及维修加固工作。广义的桥梁养护还包括为保证桥梁安全运营所采取的其他间接措施,如资料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章建设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   桥梁的检查与评估 &n...

桥梁专家解密55年前的图纸 长江大桥曾进行秘密维修

2020年04月12日26
  历经57年风雨,武汉长江大桥今天仍坚如磐石。但很少有人知道,1962年、1964年,铁道部大桥局先后派出两支小分队来到武汉,对大桥汉阳岸引桥的07号墩进行秘密修复。伫立于龟山的07号桥墩上,至今留有两扇对开小门,见证着这段历史。 近日,84岁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杨进在武汉家...

警惕科技内生的负面作用

2020年04月11日27
  关于科学技术,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科技是双刃剑,但科技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得到解决。总体而言,科技对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对科技是心存乐观,少有警惕的。事实却是,科技的负面作用是内生的、不可避免的。   毋庸置疑,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极...

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 ――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2020年04月09日24
  11月4日至6日,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400余名桥梁专家齐聚武汉,参加题为“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打造中国桥梁建设新名片”的2017中国桥博会,突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共谋桥梁科技创新与发展,共享世界桥梁最前沿技术和产品。 湖北武汉,以“中国建桥之都”享誉世界。...

文武松:在世界桥梁科技高原上,争做高峰

2020年04月09日27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1957年,新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通道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在苏联工程专家的帮助下建成通车。1968年,汇聚中国工人阶级伟力,南京长江大桥历时8年建成。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长江上修建了近200座跨江桥梁,方便了每年超过180亿人次的通行,极大地推...

院士大师们引领着世界桥梁科技潮流 他们牢牢攥紧“大国重器”

2020年04月09日25
  4月26日,我国首座海峡公铁两用桥――平潭公铁两用桥首个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屹立于世界风口。 这座“最难建的桥”的设计者――中铁大桥院4月28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湖北省三家获奖单位之一。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家企业拥有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